同步帶一側有齒,兩側有齒,簡稱單邊帶和雙面帶。雙面帶可分為對稱齒型(DA)和交織齒型(DB)。同步帶有兩種:梯形同步帶和弧形同步帶。同步帶型號有七種:輕的MXL、超輕的XXL、超輕的XL、輕的L、重的h、超重的XH和超重的Xxh。
在規定的張力下,相鄰兩齒中心線之間的直線距離稱為齒距,用P表示。齒距是同步帶傳動基本的參數。當同步帶垂直于底邊彎曲時,它附著在原始長度穩定的圓上,稱為節線,節線長度用LP表示。同步帶輪的漸開線齒形可以用展成法來接受。也可以使用直齒。
一、同步帶的優點和特點
1、高強度尼龍纖維布保持齒形工作面
2、正確的造型使同步帶齒與滑輪槽完全一致
3、啟動時不易滑動
4、承載能力可達1000kW
5、不需要潤滑油,不需要因伸長和磨損而調整
6、傳輸速度有限
7、使用壽命長
8、運行速度穩定
9、機器傳動功率比更高
二、“爬行齒”標志原理在同步帶中的應用
同步帶傳動雖然有很多優點,但也有很多缺點,如使用壽命短、無磨損、緊齒剝落標志、嚙合、跳齒、振動等等等。
隨著同步帶在傳動過程中的傳動偏差,同步帶會停留在齒槽的齒面上。隨著重復偏差的累積,帶齒將爬上同步帶的頂圓,同步帶將在同步輪的頂圓上滑動。這就是“爬齒”現象。
除上述原因造成的"爬行"現象外,還有以下幾點:
1.同步帶或同步輪表面有油污。
2.同步帶選擇的張力不合適。
3.同步帶屬于彈性體,傳動過程中皮帶齒節距發生變化,使同步帶齒與同步齒輪齒之間的節距在嚙合過程中發生差異,產生節距偏差,如果節距偏大,傳動不穩定,會發生振動和爬齒現象。
4.同步帶與同步輪不同(即平行度差)。
5.同步帶在使用中不能超載,否則容易出現"爬行齒"現象。
6.當起動頻繁,載荷較大時,很容易使皮帶齒從同步齒輪的齒槽中跳出來,同時也會產生爬行齒。
7.過度張力輪的后果:眾所周知,當張力輪張力過大,張力輪軸剛度不足時,會引起同步輪軸頭的彎曲變形,造成打漿,使傳動不穩定,產生高頻振動。
8.一些企業使用同步帶,配套的同步輪的"張力"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,冒著增加張力的風險,導致最終張力不足。
9.同步輪張力不足,增加了同步帶"爬行齒"現象所造成的不良情況。
三、同步帶解決方案
1、解決制造過程中的螺距偏差和基礎偏差。
2、為了保證傳動的穩定性,必須加強同步帶齒的精度,以確保節距與帶齒節距成正比。
3、必須安裝同步輪和同步帶,以確保它們的平行性。
4、保持適當的預緊量:同步帶傳動應有適當的張力。
5、同步帶傳動的機器應盡量防止頻繁起動,以避免縮短其壽命。
6、提高同步輪的加工精度,避免同步帶的振動。
7、定期記錄和分析同步帶的張力數據。
8、定期用無水乙醇清潔同步帶和同步輪表面,以確保無油污。
二、“爬行齒”標志原理在同步帶中的應用
同步帶傳動雖然有很多優點,但也有很多缺點,如使用壽命短、無磨損、緊齒剝落標志、嚙合、跳齒、振動等等等。
隨著同步帶在傳動過程中的傳動偏差,同步帶會停留在齒槽的齒面上。隨著重復偏差的累積,帶齒將爬上同步帶的頂圓,同步帶將在同步輪的頂圓上滑動。這就是“爬齒”現象。
除上述原因造成的"爬行"現象外,還有以下幾點:
1.同步帶或同步輪表面有油污。
2.同步帶選擇的張力不合適。
3.同步帶屬于彈性體,傳動過程中皮帶齒節距發生變化,使同步帶齒與同步齒輪齒之間的節距在嚙合過程中發生差異,產生節距偏差,如果節距偏大,傳動不穩定,會發生振動和爬齒現象。
4.同步帶與同步輪不同(即平行度差)。
5.同步帶在使用中不能超載,否則容易出現"爬行齒"現象。
6.當起動頻繁,載荷較大時,很容易使皮帶齒從同步齒輪的齒槽中跳出來,同時也會產生爬行齒。
7.過度張力輪的后果:眾所周知,當張力輪張力過大,張力輪軸剛度不足時,會引起同步輪軸頭的彎曲變形,造成打漿,使傳動不穩定,產生高頻振動。
8.一些企業使用同步帶,配套的同步輪的"張力"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,冒著增加張力的風險,導致最終張力不足。
9.同步輪張力不足,增加了同步帶"爬行齒"現象所造成的不良情況。
三、同步帶解決方案
1、解決制造過程中的螺距偏差和基礎偏差。
2、為了保證傳動的穩定性,必須加強同步帶齒的精度,以確保節距與帶齒節距成正比。
3、必須安裝同步輪和同步帶,以確保它們的平行性。
4、保持適當的預緊量:同步帶傳動應有適當的張力。
5、同步帶傳動的機器應盡量防止頻繁起動,以避免縮短其壽命。
6、提高同步輪的加工精度,避免同步帶的振動。
7、定期記錄和分析同步帶的張力數據。
8、定期用無水乙醇清潔同步帶和同步輪表面,以確保無油污。
|
|